2024年10月13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计算法学分会、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山东系统与计算法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CCF中国计算法学研讨会暨第三届学术年会在山东威海成功举办。申卫星教授带领我组博士后曹权之、学生胡伊然参会。
申卫星教授主持了会议主旨演讲。
博士后研究员曹权之进行了题为《论传媒处理个人信息中的公共利益》的汇报。
汇报摘要:《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作出了规定。单纯的信息流动和公众兴趣不属于此等规定中的公共利益,根据个人信息作为传媒客体的特点,可以将公共利益分为针对特定身份的公共利益和针对公共事件的公共利益。在此基础上构建传媒处理个人信息的具体规则,需要注意目的原则和法律规定的合理性要件对媒体的约束作用,同时对私密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予以强化保护。
学生胡伊然进行了题为《大规模语言模型时代下的司法智能化研究初探》的汇报。
汇报摘要:随着大规模语言模型(如GPT-4)的出现,法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路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本报告以工伤损害赔偿计算器、水木智法、MUSER等学术论文为例,从法律知识获取路径、法律大模型应用路径、法律大模型评测等角度进行大规模语言模型时代下司法智能化研究路径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