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 互联网企业 ESG 评估指南 》团体标准(以下简称 “ 团体标准 ” )在峰会上发布。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ESG 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非财务绩效的主流评价体系,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披露专门的 ESG 报告,国内外主流评级机构也开展了对于各大企业 ESG 实践情况的评估。然而,现有的投资评级机构开展评估的形式多样、缺乏统一标准,部分评估标准遵从西方价值观,未能关注特定行业实践,给互联网企业的披露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抓紧推动我国互联网企业 ESG 评估指南建设,制定适用于各大互联网企业的 ESG 评估指南,是顺应国内潮流且符合国际趋势的政策布局。在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的组织下,由清华大学作为牵头起草单位,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腾讯集团、蚂蚁集团、联想集团、蓝色光标公司、中新社、南方周末杂志社、汉坤律师事务所、方达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共同编制了《 互联网企业 ESG 评估指南 》团体标准。
据了解,团体标准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从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构建互联网企业 ESG 评估标准,旨在为开展 ESG 评估工作提供最基本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从而推动企业绿色低碳战略转型,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经统计,标准起草组于 2023 年 6 月、 8 月、 10 月、 11 月共征求 280 项意见,处理 280 项意见,其中全部采纳 / 部分采纳 214 项意见。经过不断修订完善,形成了科学合理、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评估机制、评估指标及等级划分两大部分, 适用于互联网企业的境内 ESG 评估工作。 评估机制主要包括评估目标、评估原则、评估方法和评估过程;评估指标及等级划分主要包括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三级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分区间划定的五级评估等级。相关指标体系的设计具有代表性和合理性,能够为互联网企业的 ESG 评级以及 ESG 披露提供明确的方向,帮助提升互联网企业对于自身 ESG 建设的自评估能力,以及外部评级机构对于互联网企业 ESG 实践情况的评估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互联网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下一步,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咨询机构将面向互联网企业及其从业者开展宣贯培训,建议互联网企业依照团体标准开展 ESG 自评估或进行第三方评估,促进企业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