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并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正式公布。清华大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12项,立项数列全国高校首位。其中,法学院立项2项。
清华大学法学院申卫星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互联网经济的法治保障研究》(批准号:18ZDA149)、程啸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研究》(批准号:18ZDA146)均获批立项,经费各80万元。本次我院获批立项的两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均为计算法学(Computational Law)学科建设的重点研究方向,这标志着清华大学计算法学学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清华大学法学院 申卫星教授
清华大学法学院 程啸教授
申卫星教授主持的重大项目《互联网经济的法治保障研究》将围绕互联网经济的规制与法治体系构建、数据权利与网络产权保护、互联网电子商务与平台治理、互联网市场竞争秩序保障、互联网经济犯罪与金融安全维护等问题展开研究,致力于构建跨学科交叉、跨地域融合的互联网经济法治体系,推动互联网经济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发展,为互联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本课题下设五个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是: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洪亮教授、劳东燕教授、张晨颖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戎珂副教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鲁春丛研究员。
程啸教授主持的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研究》着力研究的是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权利的性质、内容与保护机制,数据企业对数据的权利与保护方法,数据主权与数据跨境流动的规范等问题。该课题将围绕着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中数据权利体系保护的实然问题展开研究,对未来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个人数据与数据权利相关立法提出应然的体系设计、制度构想与具体规则;该课题既关注比较法上的立法经验与理论探索,更注重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实践,立足于国内与国际两个层面的互动影响关系,探索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权利与数据权利体系的合理构建。本课题下设五个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胡凌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丁晓东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万方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姚佳副研究员,清华大学法学院刘晗副教授。
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全社会、全行业的发展架构和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引发了法律体系与规范制度、司法实践与法学研究的迭代革新。清华大学法学院一贯重视对网络治理、数字经济、智能创新、数据权属等现代科技前沿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全方位推动计算法学学科建设,使之成为清华大学法学学科“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随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经济的法治保障研究》《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研究》的立项,相信未来在清华大学计算法学学科的建设中,我院将推出更多更优质的科研成果,从而更好地满足信息化时代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