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申卫星教授出席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中国边会

2025年2月11日,在“2025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期间,由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多家网络成员单位共同支持的官方边会同期举行。本次边会为期一天,以“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进展”为主题,汇聚来自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旨在共同探讨如何利用国际合作平台,缩小智能鸿沟,确保所有国家都能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中受益,并期望推动建立一个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体系,共同迎接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来自世界多所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研究智库的60余位资深学者和专家出席会议,现场注册超过150人。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姚期智作主旨报告,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主持会议。边会取得圆满成功,受到国内外专家和听众的高度关注。国内外多家知名媒体对公开论坛进行了直播,在线参会观众逾14万。

在此次专题边会上,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申卫星应邀发言,围绕“中国人工智能立法与全球合作展望”这一主题,分享了其对中国人工智能治理经验与国际合作前景的独到见解。申卫星教授表示,当前中国已形成人工智能立法的多层综合法律法规体系。在定位上,中国人工智能立法力求在创新与监管之间取得平衡,确保法律的明确性,促进行业发展,并与现有法律保持一致。在内容上,中国人工智能立法需廓清人工智能的定义,囊括人工智能法基本原则,建立同AI 分级风险相协调的自我规制机制、风险管理机制、透明机制与损害救济机制。中国将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指引下,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公平、公正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制定,以增强AI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促进技术创新和包容性发展。随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唐杰,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与智能系统测评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国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副主任、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第十七研究组副主席魏亮,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生命未来研究所所长马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国际治理创新中心全球人工智能风险倡议执行主任邓肯·卡斯-贝格斯(Duncan Cass-Beggs)依次结合自身研究领域进行了发言。

在问答环节,听众提出如何加强全球在人工智能治理上的协调与合作,如何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以及如何应对各国在发展和认知上的差异等问题。对此,姚期智提出,要建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与拥有先进AI技术与能力国家间的对话机制,通过学术交流将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或学者送到技术发达地区学习。同时他呼吁,媒体应更多地传递第三世界国家的声音。申卫星指出,中国在起草相关法律过程中,始终关注如何平衡安全和发展的这个关键问题。他认为,关注安全是为了去创造有利于创新和发展的环境,而不是把安全作为牺牲发展的借口。胡国栋提及2021年奥运会新增加的“更团结(Together)”概念,AI全球治理也应遵循这一精神。在追求更快、更强计算能力的同时,应该通过更加团结地合作,实现安全治理目标。马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也认为人们应该重拾奥林匹克精神,去重新思考人类与机器的未来关系,人工智能发展不应以国家间的“输赢”来衡量,技术应超越国界。邓肯·卡斯-贝格斯(Duncan Cass-Beggs)提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从竞争转向合作,应该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安全与创新的平衡。

会后,申卫星教授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的采访,就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平衡中的基本立场及全球合作前景发表了进一步见解。他表示:“此次边会的召开,清晰地传递了中国对于人工智能发展在安全与发展之间实现平衡的基本立场。我们始终强调,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但与此同时技术发展的停滞不前则会带来更深层次安全危机。如何兼顾安全与发展,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全球合作。我们不认为将技术局限于一国之内便是安全之道。实际上,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所有技术,只有在国际合作中才能相互借鉴、持续进步、共同成长。”他强调,人工智能是一项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应当在兼顾安全与创新的前提下,保证其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从而促进全球共同繁荣。唯有坚持底线思维与全球视野、构筑更加紧密的国际协作网络,才能为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与普惠应用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凝聚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和安全领域的优势力量和智力资源,“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代表中方与各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机构(AI Safety Institute)展开对话与合作。网络成员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期智研究院等。在未来,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亦将持续关注人工智能治理的前沿动态,发挥跨学科研究与国际交流的优势,为推进全球人工智能法治体系的构建、实现科技与法律的深度融合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