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热点案件和民生案件审判智能辅助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我院收到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下发的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6个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的通知。由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申卫星教授承担的“ 热点案件和民生案件审判智能辅助技术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2018YFC0831900)通过验收。

热点案件和民生案件审判智能辅助技术研究项目基于案件卷宗、历史裁判文书、司法协同数据、互联网公开数据作为数据基础,深化智能技术、法律知识和工程开发三股力量的融合,以法律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核心,构建了文书复杂结构感知的大规模法律预训练模型,实现了基于人在回路的法律民商事诉讼要素提取技术,创造了基于神经符号推理的要素式审判技术,完善了基于多元知识协同指导的类案检索技术,这些技术在民间借贷案件、专利侵权案件、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执行转破产案件、海事海商案件、家事案件的审判智能辅助任务中均有适用和成效体现。

在项目研发过程中,项目组积极参与专业机构和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相关工作,参与了部分政法领域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论证、编写,申请法律科技领域相关国家发明专利18项,发表相关领域高水平论文49篇,获得软件著作权24项,提交科技报告22份,牵头或参与编制法院行业标准7项并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培养交叉领域研究生76人,形成原型系统7套并均通过第三方技术评测而达到预期目标,在内蒙古、北京、大连、上海等高、中、基三级15家法院开展了应用示范。

热点案件和民生案件审判智能辅助技术研究项目是于2018年12月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由清华大学牵头,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司法智库学会、北京华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搜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精友国际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华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蓝海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参与完成的国家科技重点研发项目。在该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发挥关键作用,促进了法学知识、司法业务经验、计算科学技术、软件系统开发工程的深度融合,探索了法律业务工作向可计算系统转化的技术方法,培养了一批具有法学与计算科学技术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积累了大型科研项目组织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