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下午,清华大学法学院2022级计算法学迎新班会暨经验交流会于法律图书馆楼召开。清华大学法学院申卫星教授、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助理刘云、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李夏旭、计算法学方向2019级4位硕士毕业生代表、2020级和2021级共7名硕士在读生代表,以及2022级20名新生参与本次会议。会议由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助理刘云主持。
申卫星对各届学生的到来表示欢迎。申卫星指出,计算科学与信息法治相结合,促成了计算法学的诞生与发展。清华大学法学院开设的计算法学项目是结合清华自身优势和法学发展未来而做的长期规划,计算法学学科建设得到了国内兄弟高校的广泛认可,在计算法学研究团体、学术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Computational Law在国际上也有广泛的认知度,例如斯坦福大学长期推动计算法学学科建设,但计算法学的内涵仍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清华大学从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和研究技术三个方面探索计算法学的未来,希望这三个研究方向都有同学满怀热忱地投入研究,共同探索可计算的法律发展道路。
刘云对首届计算法学学生多元的毕业去向进行了介绍,并在寄语同学“脚踏实地学好法学基础,仰望星空探索法学未来”。同时,刘云就研究生期间各位同学应在法学能力、技术能力和通用能力三个方面注重培养的十二项具体能力进行了阐述。围绕作为计算法学研究客体的数据、算法、平台和场景四个要素,项目现有十二个常设的“自主研究学习小组”。刘云建议每一位同学至少加入一个小组,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任务,做到自主科研计划与国家科研任务相结合,做一个有计算思维、懂科技行业、融法学基础、强研究能力、会计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共同铸造计算法学的金字招牌。
2022级的20位新生进行了自我介绍并提出了希望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的学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在场的11位高年级同学依次发言,分享在计算法学项目就读的经验与感受。四位毕业生代表的发言内容摘录如下:
石玉珍(计算法学2019级硕士生,目前就职于蚂蚁集团)为大家简要介绍了就业情况和在园子里三年的学习感受。石玉珍指出,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数据合规岗位的需求可以说是逆流而上,复合背景在就业中具有相当优势。希望大家珍惜在校学习机会,积极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看淡一时得失,更注重能力提升和成长。
李钰滢(计算法学2019级硕士生,目前就职于阿里影业)分享了在读期间的实习经历和各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李钰滢提到,计算法学项目有充沛的资源,课程安排和论文指导都在一届比一届更为成熟。
范淼(计算法学2019级硕士生,目前就职于北京证券交易所)以自己两次比较重大的人生选择为例,鼓励同学们敢于尝试创新性的工作,不要被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打倒。
李启铭(计算法学2019级硕士生,目前就职于中国航空研究院)建议同学们平衡好实习,珍惜在校学习时光。李启铭提到,计算法学实验室的筹备凝聚了大家的力量,实验室欢迎各位同学在这个平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
最后的总结环节,申卫星对即将开启计算法学研究生生涯的新生们提出了几条建议:不忘初心、学好做人、重视团队、主动学习等。最后申老师表示,期待着同学们贯彻青春时不我待的理念,实现突破发展,若干年后成为计算法学领域的领军人才。
此次2022级计算法学迎新班会暨经验交流会由多位老师参与指导,四届计算法学方向学生交流发言,不仅加深了新生们对计算法学项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为计算法学的人才建设和学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