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上午,由清华大学法学院申卫星教授与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陈志君院长联合主持的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规范数据跨境流动问题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清华大学圆满举行。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第一庭副庭长杜军代表课题指导单位参会。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王锡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姚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姚佳教授、中央网信办数据与技术保障中心总工程师刁毅刚、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互联网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宋建宝、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邢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徐向红、杭州互联网法院跨境贸易法庭庭长肖芄等专家学者和部分实务专家受邀参加论证。
课题组成员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池海江、杭州国际商事法庭庭长沈励、杭州国际商事法庭法官李洁瑜、贾菁菁、谢银芝,法官助理吴子熙以及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助理刘云、博士后阙梓冰、靳雨露、马平川、曹权之等参加会议。开题论证会由申卫星教授主持。
周光权院长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莅临本次开题论证会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清华大学长期开展计算法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法治保障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双方近年来开展了密切的合作,本次获批的课题是双方强强联合的具体实践。期待在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本项课题的合作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池海江副院长代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本项课题的三个目标,一是服务国家参与全球数据治理的发展战略,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的国际数据合作的新格局。二是护航数字经济发展,平衡数据流动的效率和安全监管,提供杭州营商环境样本经验。三是推进数字经济时代的涉外法治,立足于自身,凝聚多方的合力,变被动的应对到主动的引领。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杜军代表课题指导单位致辞。他指出:数据既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社会治理的新工具。数据跨境流动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规范数据跨境流动是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我们必须研究建立健全数据跨境流动高效便利安全的规范制度,加强数据流动监管和执法司法工作,统筹好数据流动中的国家安全维护、个人权益保障和数字经济蓬勃健康发展。杜军副庭长强调课题研究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做实司法课题研究“四个坚持”,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发挥智库优势,做优研究质量。密切追踪规律,做深做细调研,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二是坚持国际视野,注重系统集成。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趋势分析等方式,在吸收借鉴域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方案,注重集成民事、刑事、行政、经济等各种手段,努力构建数据流动的合理法治理论框架。三是强化应用导向,注重成果转化。研究成果要力求能转化为高质量的法律政策建议、典型案例(事例)和更充沛的法治基础设施。
在开题汇报环节,杭州国际商事法庭庭长沈励和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助理刘云分别代表杭州中院团队和清华大学团队做了汇报。沈励庭长指出,杭州作为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已经形成了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近年来,杭州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工作落地见效,积极实施跨境数字贸易纠纷审判精品战略,打造跨境数字贸易司法治理样本,形成“法护数贸”十大典型案例,涵盖数据合规、跨境电商等前沿领域,在司法实践中积累了关于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的有益经验。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助理、助理研究员刘云详细汇报了数据跨境流动的国内外政策趋势、数据跨境监管的实践现状、法院在数据跨境流动中的功能。他指出,数据跨境流动是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系列文件特别重视的关键议题,2024年以来通过完善法律体系、推进国际合作、优化政策机制等措施构建新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秩序。WTO、联合国等机制下数据跨境流动的分歧一直没有突破,这需要中国在区域合作、双边合作中加强数据跨境规则互信,司法机关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申请加入DEPA、CPTTP,推进中欧、中德等数据跨境流动合作的背景下,司法机关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数据跨境的透明度,对外展示中国的法治营商环境。
随后,与会各位领导及专家学者就课题组汇报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课题的研究思路、方向定位、各课题组分工等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王锡锌教授强调,数据跨境流动的场景众多,课题组成员应发挥自身身份、视角等优势,通过比较研究与调研,聚焦于数据跨境背景下法院的职责与担当,形成具体研究进路。姚辉教授指出,要让预期成果更具有实用性,要明确调研的目的,并加强与最高法院指导单位的联系。姚佳教授指出,目前的背景讨论已经很充分,之后需要聚焦数据跨境的需求端、博弈端问题,并做好成果转化,建议对于法院在数据跨境实体和程序方面进行优化。刁毅刚总工程师强调了成果转化的实践指南与政策建议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法律的落地需要加强技术框架和技术措施的支撑。邢潇高级工程师指出数据跨境流动中有很多争议问题值得研究,本课题的实践调研非常重要,司法机关通过具体的案例阐释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适用能够有效的指导产业实践。刘金瑞研究员指出,要梳理好规范体系及其适用问题,同时做好中国规则与国际规则的对接,对一些制度如负面清单等要提出具体如何适用的建设性建议。宋健宝主任指出,课题研究要把握好当前促进流动的政策目标,推动在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中加强规则衔接,发挥好司法机关在数据跨境流动相关争议案件中的功能作用。徐向红庭长指出,可以发挥杭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优势,聚焦人工智能产业的国际化进行数据跨境问题的研究。徐璟航法官建议对数据跨境流动的趋势和国际法律渊源进行类型化总结,梳理典型案例所形成的裁判要旨。
此外,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业务总经理顾伟,抖音集团数据及隐私法务负责人田申,美团数据合规总监田喜清,蚂蚁集团法务专家石玉珍等实务专家结合企业实践做了发言,对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本次论证会系统梳理了课题攻关的关键路径,课题组将聚焦产学研协同创新,力争产出兼具理论突破与实践效能的成果,为完善数据跨境流动治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